时间: 2025-04-28 07: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49
词汇“印符”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专业领域。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印符”字面意思是指印章或符咒。在古代,印章是权力的象征,用于官方文件的认证;符咒则是道教中用于驱邪、祈福的神秘符号。
“印符”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印章和符咒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印符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权力和身份,还与信仰和神秘主义紧密相关。
对于一些人来说,印符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畏感,也可能引发对神秘主义的好奇和探索欲。
在个人生活中,印符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印符”比喻为历史的见证,如:“岁月如印符,刻下无尽的沧桑。”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符号和物品也有其独特的名称和意义,如西方的印章(Seal)和护身符(Amulet)。
“印符”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在特定的文化和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独特作用。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