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30
土专家: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中,虽然没有正式的学术背景或专业资格认证,但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本地知识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这些人往往在地方社区或小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土专家”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强调其接地气和实用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亲切感,表示对某人实际能力的认可。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农业、手工艺或地方医疗等领域,“土专家”可能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同义词:地方能手、实践专家、经验丰富者 反义词:理论家、学术专家、门外汉
“土专家”一词源于对那些没有正式教育背景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的称呼。随着社会对实践知识和技能的重视,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对这类人的一种尊称。
在**,由于历史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许多地方社区依赖“土专家”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土专家”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词汇给人以亲切和实用的感觉,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但实际贡献巨大的人。它强调了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有时也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和技能来源的多元认可。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老农被全村人称为“土专家”,他对种植果树有着独特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每年都能带领村民们获得丰收。
在诗歌中,可以将“土专家”比喻为那些在生活土壤中深深扎根,用双手和智慧培育出丰硕果实的人。
想象一个老农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或是听到他在传授经验时的声音,这些都是“土专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乡土专家”、“地方智者”等,它们都强调了地方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价值。
“土专家”这个词汇强调了实践经验和地方知识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专业能力时,不应仅限于学术背景,而应更多地考虑其实际贡献和经验积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3.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