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03
垂怜: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向下看并给予怜悯”,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因为同情或怜悯而给予帮助或关注。它强调了一种从上至下的同情和关怀。
在文学中,“垂怜”常用于描述神、君主或权威人物对普通百姓或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朋友或家人的同情和支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工作,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专业人士对客户的关怀和支持。
同义词:怜悯、同情、慈悲、关怀 反义词:冷漠、无情、忽视、鄙视
“垂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垂”意味着向下,而“怜”意味着怜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达从上至下的同情和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垂怜”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慈悲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垂怜”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安慰的感觉,它让我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在困难时期感受到朋友的垂怜,这种关怀和支持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怜”:
在寒冷的冬夜, 星光垂怜着孤独的旅人, 温柔的光芒, 抚慰着疲惫的心灵。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温暖的灯光下,一个人正温柔地照顾另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音乐中,柔和的旋律和温暖的歌词可以很好地表达“垂怜”的情感。
在英语中,“垂怜”可以对应为“mercy”或“compassion”,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同情和关怀的情感。
通过对“垂怜”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同情和关怀的理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