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26
“沈鸷”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沈”和“鸷”。其中,“沈”通常指深沉、沉静或深邃,而“鸷”则指凶猛、勇猛。结合起来,“沈鸷”形容一个人性格深沉而勇猛,既有深邃的思考能力,又有强烈的行动力和决断力。
在文学作品中,“沈鸷”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性格既有深沉的一面,又有不羁和反叛的特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文学评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可能会用来描述具有深度思考和强烈执行力的人物特征。
同义词:深沉、果断、坚毅 反义词:浅*、犹豫、软弱
“沈”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水深,后引申为深沉、深邃。“鸷”字则源自对猛禽的描述,如鹰、雕等,后引申为勇猛、凶猛。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沈鸷”这个形容性格特点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深沉和勇猛被视为领导者和英雄的重要品质。因此,“沈鸷”这个词汇在描述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时尤为常见。
“沈鸷”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重而有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海洋和翱翔的雄鹰,既有深度又有力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一位沈鸷的领导者,他的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帮助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沈鸷”:
沈鸷的目光穿透夜的深邃,
如鹰击长空,无畏无惧。
心中的火焰,燃烧着深沉的智慧,
引领我们穿越迷雾,抵达光明的彼岸。
视觉上,“沈鸷”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海洋和翱翔的雄鹰,可以配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听觉上,可以配以沉稳有力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低音提琴部分,营造出深沉而有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agacious and fierce”,但在表达上略有不同,更强调智慧和勇猛的结合。
“沈鸷”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物性格时非常有用,它结合了深沉和勇猛两个方面,使得描述更加立体和生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准和有力。
1.
【沈】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引证】
《左传·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伐沈。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2.
【鸷】
(会意。从鸟,从执,执亦声。本义: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鸷,击杀鸟也。 、 《礼记·儒行》。注:“猛鸟猛兽也。”-鸷虫攫搏不程勇者。 、 《离骚》-鸷鸟之不群兮。 、 唐·刘禹锡《养鸷词》-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组词】
鸷腾、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鸷视
凶猛;残暴。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