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2:48
手急眼快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和眼睛都非常敏捷迅速。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动作非常迅速,反应敏捷,能够迅速抓住机会或应对突发情况。
“手急眼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动作敏捷性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且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手急眼快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反应和决策的场合。这种品质在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体育中尤为重要。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效率、能力和成功。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处理突发**时总是手急眼快,这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迅速和果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手急眼快如风驰,瞬间捕捉那流光。”
视觉上,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影子和敏捷的动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快速而有节奏的脚步声或击打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ick-witted”或“nimble-fingered”,它们都强调了快速反应和敏捷性。
“手急眼快”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描述快速反应和敏捷动作时更加准确和生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赶在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张爷~,斜刺里就是一腿。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4.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