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9:00
手慌脚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手忙脚乱,形容人在紧张或慌乱中做事不稳,动作匆忙无序。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或压力时,表现出的一种慌张和无序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手慌脚忙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增强故事的紧张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慌乱状态,如工作中的紧急任务、家庭中的突发**等。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在压力下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手忙脚乱、慌手慌脚、慌慌张张 反义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条不紊
手慌脚忙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人体动作和心理状态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在紧急或压力状态下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手慌脚忙** 反映了对于秩序和效率的重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冷静和有序,避免在压力下失去控制。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人们可能会因为慌乱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紧急项目,我感到手慌脚忙,但后来通过冷静分析和有序安排,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当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我手慌脚忙,追逐着时间的脚步。
心中的慌乱,如潮水般涌动,
在寂静的夜里,寻找着安宁的港湾。
视觉上,手慌脚忙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匆忙中翻找物品的画面,或者是人们在拥挤的地铁中匆忙行走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或混乱的背景噪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n a flurry" 或 "in a rush",它们也用来描述人在紧张或慌乱中的状态,但具体的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手慌脚忙 这个词汇在描述人在压力下的行为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紧张和慌乱的情绪,也提醒我在面对压力时要保持冷静和有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匡超人惊得手慌脚忙,说道:‘这是那里晦气!’
我最近忙得~。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慌】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4.
【忙】
(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同本义。
【引证】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组词】
急忙、 忙丢丢、 忙不择价、 忙迫、 忙手忙脚、 忙促、 忙碌碌、 忙忙迭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