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47
“手心”字面意思是指手掌的中心部分,即手指与手腕之间的凹陷区域。基本含义通常是指手的内部,但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表示控制、掌握或关心的范围。
“手心”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手”和“心”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其字面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如《说文解字》中已有对“手”的解释,而“心”则常用来比喻中心或核心。
在**文化中,“手心”有时被用来象征家庭的核心或个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手心手背”来形容,强调彼此的紧密联系。
“手心”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常与亲密和保护联系在一起。联想上,它可能让我想到家人之间的拥抱或是朋友间的信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共演讲前,我的手心出汗了,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有多紧张。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手心”在表达情绪上的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手心”:
在夜的静谧中,
月光洒满手心,
每一粒尘埃,
都闪烁着星辰的光辉。
看到“手心”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温暖的光线照在手掌上的画面,或是听到轻柔的触摸声。
在英语中,“palm”可以对应到“手心”,但在比喻意义上,英语中更常用“palm of the hand”来表示完全控制的情况。
通过对“手心”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是在字面意义还是比喻意义上,“手心”都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