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0:22
“不详”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的情况、信息或细节不清楚、不明确或未知。它通常用来描述缺乏足够信息或知识的状态。
“不详”作为一个复合词,由“不”和“详”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详”已有详细、详尽的意思,而“不详”则自然表示与之相反的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语境也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不详”常与神秘、未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负面或不吉利的含义,尤其是在谈论历史或个人隐私时。
“不详”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不确定和模糊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或担忧。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在处理一些文件或报告时,如果某些信息缺失,我可能会使用“不详”这个词来表示这部分内容的不确定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不详的夜幕下,星辰隐藏了它们的秘密。”
在英语中,“不详”可以对应为“unknown”或“unspecified”,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未知事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不详”这个词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未知或不明确的情况,还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不详”可以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详】
(形声。从言,羊声。本义:审察,审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详,审议也。 、 《书·吕刑》。郑注:“审察之也。”-度作详刑,以诘四方。 、 《红楼梦》-凤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 、 《三国演义》-愿明上详之。
【组词】
详允、 详当、 详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