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8:50
词汇“备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在某些特定领域中使用。由于该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备载”字面意思是指准备装载或已经装载的物品。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准备运输的货物、数据、信息等。
由于“备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备”和“载”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准备和装载的意思。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物流和信息技术领域,备载的概念非常重要。它涉及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应急准备。
该词汇可能给人一种准备充分、有序的感觉,联想到高效和可靠。
在日常生活中,备载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准备旅行时的行李打包,或者在工作中准备项目资料。
在诗歌中,可以将“备载”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准备阶段:
岁月备载,时光如梭,
人生旅途,备载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列火车或卡车装载着货物,准备出发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装载货物的声音或机器运转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其他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preload”或“prepare to load”。
“备载”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相对特定。在学习和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意义。尽管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准备和有序的概念,在特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载】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载,乘也。 、 《易·暌》-载鬼一车。 、 《诗·小雅·縣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史记》-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 《乐府诗集·陌上桑》-宁可共载不。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上载公子上坐。 、 清·方苞《狱中杂记》-载以来。
【组词】
搭载;载舟、 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