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46
“厚德载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周易·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字面意思是深厚的德行能够承载万物。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能够包容和承载世间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和应对。
在文学作品中,“厚德载物”常用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胸怀宽广的人物,如古代的贤君、圣人或现代的慈善家、教育家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它的精神内涵常常被提及,用以鼓励人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管理等,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强调领导者和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责任感。
同义词:
反义词:
“厚德载物”源自《周易》,是古代哲学和道德观念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传承,成为文化中重要的道德理念之一。
在**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被视为君子应有的品质,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理念也被用来倡导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鼓励人们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和谐。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无私奉献、胸怀天下的人物形象。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被那些以“厚德载物”精神行事的人所感动。例如,社区中的一位老人,他不仅自己生活简朴,还经常帮助邻里,无私奉献,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厚德如山,载物无疆,心怀天下,德行昭彰。”这样的诗句不仅传达了“厚德载物”的含义,也赋予了它诗意的美感。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智者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众生,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象征着他的德行和胸怀。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古琴曲,悠扬的琴声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品德。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伟大的人格”(Great Personality)或“高尚的灵魂”(Noble Soul)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通过对“厚德载物”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道德理念。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个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应该追求的道德标准。这个词汇提醒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
1.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3.
【载】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载,乘也。 、 《易·暌》-载鬼一车。 、 《诗·小雅·縣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史记》-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 《乐府诗集·陌上桑》-宁可共载不。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上载公子上坐。 、 清·方苞《狱中杂记》-载以来。
【组词】
搭载;载舟、 载车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