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49
民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民众的情绪、意愿和状况。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或社区中普通民众的普遍心态、需求和反应。
民情一词源于**古代,最初用于描述民众的生活状况和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层面。
在**文化中,民情常常与“民本”思想相联系,强调政府应以民众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社会背景中,民情的变化往往影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民情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它提醒我们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感受,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动态。
在我的生活中,民情这个词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政治讨论中。例如,在讨论社会福利政策时,了解民情是确保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民情:
春风拂过大地,
民情如波澜起伏。
心中有爱,
社会和谐共处。
民情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热闹的市集、人们的笑脸和和谐的社区生活。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欢快的民间音乐和热闹的**声音相联系。
在英语中,民情可以对应为“public sentiment”或“popular mood”。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民众的普遍情绪和态度。
民情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民众的情绪和状况,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深层动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民情这个词有助于我更深入地分析社会现象和参与公共讨论。
1.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