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09:01
词汇“入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指进入道德的境界或领域。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入德”字面意思是指进入道德的领域或境界。它强调的是一个人通过学*和实践,达到道德修养的高度。
“入德”可能源自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通过学*和实践达到道德上的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化和学术领域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被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因此,“入德”在古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呼应。
“入德”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形象。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现代社会,虽然“入德”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其概念仍然重要。例如,在教育孩子时,我们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可以看作是追求“入德”的一种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入德”来表达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长:
岁月如梭,修身养性,
终入德之境,心自清明。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