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8:26
词汇“入意”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入意”是一个组合词,由“入”和“意”两个字组成。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由于“入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如果它是一个组合词,那么“入”和“意”的词源和演变可以分别追溯到古代汉语的使用。
在中华文化中,理解和领悟他人的意图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入意”这样的词汇可能强调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但如果我在阅读或观看某个深刻的故事时,我可能会用“入意”来形容我对故事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如水,入意深邃,夜的静谧,心的回响。”
如果“入意”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的词汇,例如英语中的“comprehend”或“grasp”。
“入意”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深入理解和领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