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58:11
“入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基本含义:
“入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入”和“手”两个字组成,表示手伸入某处取物。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抽象的开始行动或处理事务。
在文化中,“入手”强调的是一种有序和逐步的解决问题方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步骤和方法的思维方式。
“入手”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主动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开始、行动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新技能时使用“入手”这个词汇来指导自己如何开始,例如在学外语时,我会从基础词汇入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我从书页入手,字字珠玑,启迪心智。”
视觉上,“入手”可以联想到一个人伸手去拿东西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指导或建议的声音,如“首先,我们从这里入手”。
在英语中,“入手”可以对应为“get started”或“begin with”,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关于如何开始做某事。
“入手”这个词汇在指导行动和解决问题方面非常有用,它帮助我清晰地理解如何有序地开始一项任务或学新知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