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47
“无为自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刻意去做某事,事情自然会成功或达成。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刻意,事情自然而然地达到预期的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无为自成”常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物外、顺应天道的生活态度或哲学思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费力却能取得好结果。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非干预的管理风格或自我实现的理论。
同义词中,“自然而然”强调过程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强调顺应事物的发展,“不劳而获”则强调结果的轻松获得。反义词则强调了人为的努力和干预。
“无为自成”源自**古代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在道家哲学中,“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让事物按照其本来的规律发展。
在**文化中,“无为自成”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紧密相关,强调的是一种不干预、不强求的管理和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被用来倡导一种放松、不焦虑的生活态度。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和、放松的。它让人联想到一种不受外界干扰,内心平静的状态。在表达上,它可以帮助人们传达一种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尝试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采用“无为自成”的态度,发现有时候不急于求成,让事情自然发展,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无为自成处,心远地自偏。”
视觉上,“无为自成”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或是悠闲的田园风光。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自然声音,如溪水潺潺或是鸟鸣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在“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或“go with the flow”中找到,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
“无为自成”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种提醒,告诉我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有时候放松心态,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一种平和、不焦虑的生活态度。
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斯无为而自成者也。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