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9:17
词汇“剪精损虑”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行一些推测性的分析。
结合这些字面意思,“剪精损虑”可能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如剪裁)去除或减少事物的精华部分,或者是对精神或思考的损害。
由于“剪精损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简化或损害,比如在描述一个决策过程中过度简化的思考。
由于词汇的非标准性,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由于“剪精损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使用者创造的一个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能使用这样的词汇来批评那些过度简化问题或决策过程的行为,强调全面和深入的思考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对精华部分的去除和对思考的损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草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避免“剪精损虑”的情况,比如在决策时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或者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全面的方法。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剪精损虑”来描述一个角色如何通过简化问题来逃避复杂性,但最终导致问题的恶化。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剪刀剪断东西的声音,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然中断的感觉。
由于“剪精损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尽管“剪精损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对组成它的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过度简化或损害思考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批评那些不全面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1.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
2.
【精】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精,择也。 、 《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 、 《论语》-食不厌精。
【组词】
精凿、 精粲
3.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