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6:18
分子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性质和行为。它涉及分子内部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动力学过程。分子物理学通常结合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分子的行为。
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分子物理学”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描述和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讨论科学话题时。
“分子物理学”一词源于拉丁语“molecula”(小团块)和希腊语“physis”(自然)。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分子物理学在20世纪中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在现代科学文化中,分子物理学是理解生命过程、药物设计和材料开发的关键。它在社会中的影响体现在医疗、能源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分子物理学可能让人联想到精密、复杂和神秘的微观世界。它激发了对自然界深层次运作的好奇和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分子物理学的知识可能不直接应用,但在解释食物如何被身体吸收、药物如何作用于人体等方面,它提供了基础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分子物理学比喻为探索未知世界的航海:
在量子海洋的波涛中, 分子航行,探索未知的岸。 原子间的舞蹈,编排着生命的序曲, 在微观的世界里,揭示宇宙的秘密。
分子物理学的概念可以通过动画来视觉化,展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复杂而有序的旋律,象征分子结构的精妙。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molecular physics”和德语的“Molekularphysik”,词汇的结构和含义基本一致,反映了科学术语的国际化特性。
分子物理学是一个深奥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它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丰富知识体系和提高沟通的精确性。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5.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