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6:36
招赘: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字面意思是“招来入赘”,指的是女方家庭主动邀请男方入赘,即男方婚后居住在女方家中,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一些重视家族血脉传承的地区。
文学:在古典文学中,招赘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反映社会风俗和家族观念。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招赘可能被提及作为一种婚姻选择,尤其是在讨论传统家庭结构时。 专业领域:在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中,招赘可能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同义词:入赘、招婿 反义词:嫁娶、出嫁
词源:招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招”意为邀请,“赘”原指多余的,后引申为入赘。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招赘的*俗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招赘可能与家族血脉传承、财产继承等观念紧密相关。 社会背景**:在现代社会,招赘的现象逐渐减少,反映了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变化。
情感反应:招赘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或对现代社会变化的思考。 联想:联想到家族责任、传统*俗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经历或故事:在某些地区,招赘仍然是一种被尊重的传统,家庭可能会为此举行特别的仪式。
诗歌:
在古老的村庄,招赘的风俗依旧,
家族的血脉,在岁月的长河中延续。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传统的婚礼场景,新郎被迎入女方家中,周围是喜庆的红色装饰。 听觉联想:传统婚礼的音乐和欢笑声,反映出招赘这一*俗的喜庆氛围。
比较:在某些亚洲文化中,招赘或类似的婚姻形式可能存在,但在西方文化中较为罕见。
总结:招赘是一个反映传统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化和地区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反思:了解招赘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赘】
(会意。从敖贝。敖犹“放”,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赘,以物质钱也。 、 《广雅》。按,以物得钱也。-赘,得也。 、 《淮南子·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曰赘子。 、 《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组词】
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