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37
“三招两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很少的几招或几式。基本含义是指技巧或方法非常简单、直接,通常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手段不多但有效。
“三招两式”这个成语源自**武术文化,最初用来形容武术高手的招式简洁而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用来形容任何简单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文化中,“三招两式”体现了“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即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简单直接的。这种思想在的武术、哲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简洁、高效、精炼的正面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况下迅速找到解决方案的智者或高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三招两式”来形容那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同事或朋友,他们的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有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三招两式,剑光如电, 简而不凡,心静如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武术高手在简洁的动作中展现出强大的力量;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明快、简洁有力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ew simple tricks”或“a couple of simple mov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都是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三招两式”这个成语简洁而富有力量,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大道至简”思想,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多种情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准确而生动地传达简单而有效的思想。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