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04:57
“举趾”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抬起脚或脚步。基本含义通常与行动、移动或开始做某事相关联。
在文学中,“举趾”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开始行动的决心或动作的轻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古风的语境中仍可能出现。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舞蹈,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动作或技巧。
“举趾”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举”意味着抬起或举起,“趾”指的是脚趾或脚步。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具体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但在某些文学或正式场合中仍保留其原有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动作的描述往往富有象征意义。例如,“举趾”可能象征着开始新的旅程或采取新的行动,这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增强情节的象征意义。
“举趾”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开始、行动和前进。在思考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鼓励人们采取行动,面对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在描述某人开始新的工作或项目时,使用“举趾”可以增添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她举趾轻舞,每一步都踏出希望的旋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阳光下轻盈地举趾行走,背景是开阔的田野或海滩。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快的脚步声和自然环境中的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a step”或“lift one's foot”,但这些表达缺乏“举趾”所带有的文学和象征意义。
“举趾”是一个富有文学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创作中仍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添文本的深度和美感。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易·贲卦》-贲其趾。 、 《易·噬嗑卦》-屦校灭趾。 、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 、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 、 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足趾之所不蹈。
【组词】
趾股、 趾踵、 趾踵相接、 趾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