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8:59
水宿风餐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水边过夜,在风中进食。这个成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和不便。
在文学作品中,水宿风餐 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困苦和坚韧,如古代的游侠或现代的探险者。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生活条件艰苦,或者在户外活动时的不便。在专业领域,如旅游或户外**,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野外生存的挑战。
同义词:风餐露宿、餐风宿露 反义词:安居乐业、锦衣玉食
水宿风餐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描述旅途和战争的诗歌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的频率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水宿风餐 常常与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学中被广泛赞扬,尤其是在描述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冒险故事时。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坚韧和挑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体验了水宿风餐的感觉,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舒适的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星辰的指引下,我们水宿风餐, 心灵的旅程,比任何地图都要深远。”
想象一下,在星空下,一群人在河边搭起帐篷,篝火旁传来轻轻的风声和人们的谈笑声,这就是水宿风餐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amping under the stars" 或 "roughing i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野外生存和旅行的艰辛感。
水宿风餐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也传达了一种精神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吏民莫见参军面,水宿风餐鬓发焦。
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说不尽那~,披霜冒露。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宿】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引证】
《列子》-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餐】
(形声。从食,(cán)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餐,吞也。 、 《广雅》-餐,食也。 、 《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相谒而餐。 、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汉书·高帝纪》-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
【组词】
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