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0:14
弃瑕録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抛弃缺点,录用优点。基本含义是指在选拔人才或使用物品时,不计较其缺点,而是看重其优点并加以利用。
在文学作品中,弃瑕録用 常用来形容宽宏大量、善于用人或物的主人公。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或物品采购中,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
弃瑕録用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用人理念,强调在选拔人才时不应过分挑剔,而应看到其长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弃瑕録用**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即宽容和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个概念在强调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重要。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宽容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遇到过一位同事,他虽然有些小缺点,但他的创意和热情为项目带来了很多正面影响。我们团队采用了弃瑕録用的原则,最终项目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人生的长河中,
我们应弃瑕録用,
让每一颗星辰,
都能照亮夜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星空下,手中拿着一颗有瑕疵的宝石,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期待。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温暖而包容的旋律,如《月光曲》,来增强这种情感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Hire for strengths and manage around weaknesses”来表达,强调在招聘时看重个人的优势,并在管理中处理其弱点。
弃瑕録用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和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包容和理解的理念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效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
3. 【録】
4.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