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25
“文采缘饰”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中文雅、有艺术性的修饰,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富有魅力。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文学才华和艺术技巧来装饰或美化语言。
在文学作品中,“文采缘饰”常常用来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如诗歌、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优雅、有魅力。在专业领域,如文学批评或语言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文本的艺术性和表达效果。
同义词:文饰、修饰、润色、雕琢 反义词:质朴、直白、粗犷、简陋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文饰”更侧重于文学上的装饰,“润色”则侧重于使语言更加流畅和优美。反义词则强调了与“文采缘饰”相对的朴素和直接的表达方式。
“文采缘饰”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文采”指的是文学才华和艺术表现力,“缘饰”则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装饰或美化。在古代文学理论中,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用以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和艺术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文采缘饰”这个词汇体现了对语言美和文学艺术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实用主义盛行,但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赞美那些能够通过语言艺术打动人心的人和作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欣赏和敬佩,因为它代表了语言艺术的高水平。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能够用文字构建美丽画面的作家和诗人。
在我的写作实践中,我常常尝试使用“文采缘饰”的技巧来提升我的文章质量,比如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文采缘饰了夜的静谧,每一颗星辰都闪烁着诗的光辉。”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细腻的笔触在纸上勾勒出的美丽图案;听觉上,我会想到悠扬的乐曲,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精心编排的词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terary embellishment”或“artful decoration”,它们都强调了通过文学技巧来美化语言的意图。
通过对“文采缘饰”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也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魅力。
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
非有~。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
3.
【缘】
(形声。从糸(mì),彖(tuàn)声。从糸,与衣物有关。本义:古时衣服的边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缘,衣纯也。 、 《尔雅》。注:“衣缘饰也。”-缘谓之纯。 、 《礼记·玉藻》。注:“饰边也。”-缘广寸半。 、 《后汉书》-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组词】
衣缘
4.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