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6:47
弃瑕忘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放弃缺点,忘记过错”。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宽容和原谅他人的错误,不计较小节,更注重人的优点和长处。
在文学作品中,弃瑕忘过 常用来描述一种高尚的品德,如宽恕和理解。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劝解他人不要过于计较小事,应看重大局。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和建立和谐关系。
弃瑕忘过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成语,强调君子应有大度,不计较小过。
在传统文化中,弃瑕忘过**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宽容,是君子应有的品质。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和人际交往中,强调和谐与包容。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鼓励人们放下过去的错误,向前看,建立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小事而产生矛盾的朋友,后来通过弃瑕忘过 的态度,我们重新建立了友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学会了弃瑕忘过,
如同晨曦原谅了夜的黑暗,
新的日子,带着希望和微笑,
在宽容的心田里,播种和谐的种子。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夕阳下握手言和,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和宁静的海洋,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弃瑕忘过 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forgive and forget”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都是强调宽恕和忘记过去的错误。
弃瑕忘过 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也在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提供了指导。学*和理解这个成语,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