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5:56
“弃甲”字面意思是指丢弃盔甲,基本含义是指在战斗或竞争中放弃抵抗或投降,常用来比喻在困难或挑战面前放弃努力或退缩。
“弃甲”一词源自古代战争中士兵丢弃盔甲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层面,指在任何形式的竞争或挑战中放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弃甲”常与“败北”、“失利”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失败和挫折。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在商业竞争或个人挑战中的退缩。
“弃甲”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