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36
垂辉:字面意思是光辉向下照射,通常用来形容光芒、荣耀或影响力从高处向下传递。在文学中,它常用来比喻前人的光辉成就或美德对后世的影响。
“垂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垂”意为向下,“辉”意为光辉。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君王的德行或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持其原有的文学性和正式性。
在文化中,“垂辉”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相联系,强调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赞颂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或。
“垂辉”一词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它激发人们对前人智慧的敬仰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经常遇到“垂辉”这个词,它让我深刻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籍中的智慧,如星辰垂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星空中的星辰,光芒向下照射的景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ine down”或“legacy”,但“垂辉”更具有文学性和历史感,强调的是一种从高处向下传递的光辉和影响。
“垂辉”是一个充满文学性和历史感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光芒的传递,更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传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辉】
(形声。从光。军声。本义:光;光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煇,光也。 、 《诗·小雅·庭燎》-庭燎有煇。 、 《礼记·乐记》-故德煇动于内。 、 《汉书·韦玄成传》-观国之煇。
【组词】
辉辉、 辉烂、 辉风、 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