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3:02
垂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从高处向低处垂直或近乎垂直地下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理上的下降,如登山**中的绳索垂降,也可以比喻性地指某种状态或价值的下降。
“垂降”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垂”和“降”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垂直和下降。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就已经存在,并且组合起来表示垂直下降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中,“垂降”可能与危险或挑战联系在一起,如登山**中的垂降技术,象征着勇气和技能。在社会经济语境中,“垂降”可能与衰退或危机相关联。
“垂降”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紧张或刺激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描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它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美景或城市夜景的联想。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参与户外活动如攀岩或救援训练时使用垂降技术的经历,这种体验通常是刺激和充满挑战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垂降,星辰点缀,心灵在寂静中垂降,触及深邃的宇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从高处垂降的场景,背景是壮丽的山脉或城市夜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绳索摩擦的声音或风声。
在英语中,“垂降”可以对应为“rappel”或“abseil”,这两个词都源自法语,广泛用于登山和救援领域。
“垂降”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无论是在专业技术、文学描述还是日常对话中,它都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