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05
临界点:这个词源自物理学,指的是一个系统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界限或转折点。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指的是某个过程或状态达到一个关键阶段,超过这个阶段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或转变。
“临界点”一词最初来源于物理学,特别是热力学中描述物质状态变化的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用以描述各种类型的转变或关键时刻。
在现代社会,“临界点”常被用来讨论环境问题、经济危机和社会变革等话题,强调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感觉,因为它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受到自己已经接近“临界点”,那是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考试的结果将对我未来的学习路径产生重大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漂流至临界点,那里,旧日的梦与新的希望交织。”
视觉上,“临界点”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分界线或界限,而在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音乐或突然的静默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tipping point”或法语中的“point critique”,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指向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临界点”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在科学和工程学中有精确的定义,也在日常语言和文化讨论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3. 【点】 收拾;贿赂。
1. 【临界】 属性词。由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点|~角|~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