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4:29
既成事实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已经发生并且被接受为真实或有效的或情况。它强调的是一种无法改变或逆转的状态,通常指的是那些已经发生并且对后续产生影响的情况。
在不同的语境中,“既成事实”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既成事实”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既”和“成事实”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既”表示已经,而“成事实”表示成为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既成事实”可能被用来强调接受现实的重要性。例如,在面对自然灾害或重大社会变革时,人们可能会强调接受既成事实,以便更好地适应和重建。
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来一种无奈和接受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面对无法改变的情况时的那种无力感,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寻找适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既成事实的情况,例如亲人的离世或工作的变动。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接受现实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既成事实”:
既成事实,如风中落叶,
无法挽回,只能接受。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们学会适应,学会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遗迹的画面,如古老的城堡或废墟,这些都代表着过去的既成事实。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它传达了一种面对命运既成事实的坚韧和抗争。
在英语中,“既成事实”可以翻译为“fait accompli”,这是一个法语词汇,也广泛应用于英语中。在其他语言中,如德语的“vollendete Tatsache”或西班牙语的“hecho consumado”,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
通过对“既成事实”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无法改变情况的词汇,也是一个提醒我们接受现实、适应变化的重要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况和情感。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对于~的婚姻,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1.
【既】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既,小食也。 、 《礼记·玉藻》-君既食。 、 《义礼·乡饮酒礼》-不拜既爵。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3.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4.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