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1: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1:05:12
“农运”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农民”,它指的是农民为了争取自身权益、改善生活条件或响应政治号召而发起的社会或政治。在历史上,“农运”常常与土地改革、反封建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历史**紧密相关。
在文学作品中,“农运”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民的苦难与斗争,展现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历史或当前的社会问题。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中,“农运”是一个研究农民的重要术语。
同义词:农民、农工、农民起义 反义词:地主统治、封建压迫
“农运”一词源于对农民的简称,随着近现代史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特定历史时期农民斗争的专有词汇。
在**,农运与土地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它反映了农民阶层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提到“农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农民的艰辛、斗争的激烈以及历史的沧桑。这个词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在历史学*中,我了解到农运在**革命史上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农民争取权益的斗争,也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运”:
在金黄的麦田里,农运的旗帜飘扬,
农民的歌声,穿越了岁月的长廊。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农民们举着红旗,高唱着革命歌曲,这场景让人感受到农运的力量和激情。
在其他国家,如俄国的农民也有类似的历史,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农运”这个词不仅是对历史*的描述,也是对农民阶层斗争精神的赞颂。在学历史和语言表达中,理解“农运”的深层含义对于把握**近现代史的脉络至关重要。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