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1:55
“农谈”一词通常指的是农民之间的谈话,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它涵盖了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分享、技术交流、政策讨论等内容。
“农谈”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农”(指农业、农民)和“谈”(指谈话、交流)组成。在历史上,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农民之间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谈话方式,即“农谈”。
在**传统文化中,农民是社会的基础,因此“农谈”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还承载着农村社会的传统智慧和文化。在现代社会,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谈”也逐渐包含了更多关于现代农业技术和政策的讨论。
“农谈”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朴实无华的农村生活,以及农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它传递出一种亲切、自然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农村的宁静与和谐。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农村调研,通过与农民的农谈,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农业技术的热切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谈”:
晨曦微露,田间农谈, 稻香飘溢,岁月静好。 一席话语,满载希望, 农耕文明,传承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田野上,几位农民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明年的计划。背景音乐是悠扬的笛声,伴随着鸟鸣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有“village talk”(村庄谈话)或“farmers' chat”(农民聊天),它们都反映了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农村生活的特点。
通过对“农谈”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农村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农谈”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谈】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谭。-谈,语也。 、 《诗·小雅·节南山》-不敢戏谈。 、 《庄子·天运》-三日不谈。 、 《汉书·公孙宏传》-宏为人谈笑多闻。 、 《战国策·齐策》-坐谈问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不假仆一二谈也。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谈笑而死。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女子毋多谈。
【组词】
谈笑自若;谈聚、 谈会、 洽谈、 座谈、 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