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0:03
农隙(nóng x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农事间的空闲时间”。它指的是农民在农忙季节之外的闲暇时间,即在农作物种植和收割等主要农事活动之间的休息期。
农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农业社会中农民生活的时间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农事活动的间隙——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农隙不仅是农民休息的时间,也是进行社交、文化活动和家庭建设的时机。它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农隙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旧情感。
在现代社会,农隙的概念可能被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或者在紧张的工作或学*之后的放松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农隙的阳光,温柔地抚过稻田,每一粒谷子都沉浸在金色的梦里。”
农隙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景象,如稻田、老屋、悠闲的牛羊,以及乡村集市的热闹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slack season”或“off-season”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但这些词汇更多指的是商业或旅游业的淡季,而非农业的闲暇时间。
农隙这个词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也承载了人们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和珍惜休息和放松的时刻。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