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2:10
农闲:指农民在农作物种植和收获之间的空闲时间,即农业生产中的非繁忙季节。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农村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段,农民没有大量的农活需要完成,因此有较多的自由时间。
农闲一词源于汉语,由“农”和“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农闲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农闲的概念和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农闲被视为农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闲期间,农民有机会进行家庭聚会、社区活动和仪式,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传承。
农闲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它也可能引发对农村生活简单、朴素的美好回忆。
在我的家乡,农闲时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时机。我们会一起做家务,或者去亲戚家串门,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闲”:
农闲时节,稻田静谧,
老牛悠然,踏过田埂。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乡音悠扬,岁月静好。
农闲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金黄的稻田,农民在田间小憩,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在不同文化中,农闲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ff-season”或“downtime”,但这些词汇更多指的是商业或旅游业的非繁忙期,而不是农业生产。
农闲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农业生产的一个阶段,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节奏和社会结构。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农村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