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16:06
捉影捕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捕捉影子和风,比喻做事捕风捉影,没有根据,形容行动没有实际效果或目的不明确。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论语说》:“如捕风捉影,终不可得。”原意是指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做事没有实际效果。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做事要有实际依据,不要盲目行动。在社会生活中,它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决策或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以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负面联想,常引起人们对无效行动的反思和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同事在项目规划时要避免不切实际的设想,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捉影捕风终成空,脚踏实地始见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hasing shadows”或“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追求不实际或错误的目标。
捉影捕风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行动需要有实际依据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切实际行为的批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实际效果。
1.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