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30:14
存心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有意地、故意地做某事。基本含义是指某人的行为是有意为之,通常带有负面或不良的意图。
存心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存”和“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存”有保留、保存的意思,“心”指心思、意图。随着语言的发展,存心逐渐演变为指有意为之的行为。
在**文化中,存心常与道德判断相关,如“存心不良”通常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存心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谴责。
存心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欺骗、恶意和不良意图。在表达时,使用存心可能会增加语气的强烈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故意做出不利于你的行为,你可能会说:“他存心让我难堪。”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存心编织的谎言,如蛛网般缠绕心间。”
存心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角落、低沉的语调或紧张的气氛。
在英语中,存心可以对应为“deliberately”或“on purpose”,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使用时,不一定总是带有负面含义。
存心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较强的负面色彩,常用于描述有意为之的不良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存心可以增强语气的力度,但也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1.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