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43:14
桥桩:桥桩是指在桥梁建设中用于支撑桥面和承受桥梁荷载的垂直或倾斜的柱状结构。它们通常由钢筋混凝土、钢材或其他坚固材料制成,是桥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桩一词源于汉语,由“桥”和“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桥梁建设技术相对简单,桥桩多由木材制成。随着技术的发展,桥桩的材料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桥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
在某些文化中,桥梁被视为连接和过渡的象征,而桥桩作为桥梁的基础,象征着稳固和支持。在社会建设中,桥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对桥桩的重视体现了对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的关注。
桥桩给人以稳固、可靠的印象,联想到工程的严谨性和技术的精湛。在情感上,桥桩可能唤起对工程师和建筑工人辛勤工作的敬意。
在日常生活中,桥桩可能不常被直接提及,但在经过桥梁时,我们可能会不经意地注意到这些支撑结构,意识到它们在保障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诗歌中,桥桩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默默支撑着历史的重量:
桥桩静立,岁月无声, 承载着过往的足迹, 连接着两岸的希望, 稳固如初,不言放弃。
桥桩的视觉形象通常是坚固和垂直的,可以联想到建筑工地的噪音和机械的轰鸣声,以及混凝土浇筑时的震动。
在不同语言中,桥桩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大致相似。例如,英语中的“bridge pier”或“bridge pile”与汉语中的“桥桩”相对应。
桥桩作为桥梁结构的关键部分,不仅在工程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象征层面承载着丰富的内涵。通过对桥桩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和工程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 、 《史记·秦本纪》-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 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 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 、 宋·姜夔《扬州慢》-桥边红药。 、 《广东军务记》-桥边一带。
【组词】
桥阁、 桥津
2.
【桩】
(形声。从木庄声。舂(chōng)。本义:桩子,打入地中以固基础的木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樁,橛杙也。 、 唐·李白《大猎赋》-下整高颓,深平险谷,摆桩栝,开林丛。
【组词】
船桩;桥桩;短树桩;铁桩;水泥桩;桩歌、 桩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