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2:50
残汤剩饭 字面意思指的是餐后剩下的汤和食物。基本含义是指未被吃完、剩余的食物,通常带有贬义,暗示食物已经不新鲜或不完整。
"残汤剩饭"一词源远流长,反映了人类对食物保存和利用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逐渐从实际的食物描述扩展到对生活状态的比喻。
在**文化中,节俭是一种美德,"残汤剩饭"有时被用来教育人们珍惜食物,避免浪费。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贫困、节俭或不新鲜的食物。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艰苦生活的回忆。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过家人将残汤剩饭重新烹饪,制作成新的菜肴,这不仅是一种节俭的表现,也是一种创意的烹饪方式。
在诗歌中,"残汤剩饭"可以用来比喻逝去的时光或不再完整的事物,如:“岁月如残汤剩饭,虽不新鲜,却饱含回忆。”
看到"残汤剩饭"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厨房中摆放的剩菜,或是听到锅碗瓢盆的声音,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ftovers",但它通常不带有"残汤剩饭"那样的贬义色彩,更多是指剩余的食物。
"残汤剩饭"这个词不仅描述了食物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囚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我乞讨~,犹如狗之向人讨骨头。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汤】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引证】
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
广大貌;浩茫貌
【引证】
南朝梁·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
3.
【剩】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清·洪亮吉《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
【组词】
剩员、 剩语、 剩货
4.
【饭】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饭,食也。 、 《礼记·玉藻》-饭飱者三饭也。 、 《汉书·朱买臣传》-呼饭饮之。 、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 、 《孟子·尽心下》-饭糗(干粮)茹草。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组词】
尚能饭否;饭粥、 饭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