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50:52
词汇“孤贱”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孤贱”这一词汇的分析:
“孤贱”字面意思是指孤独且地位低下。其中,“孤”指的是孤独、单独,“贱”通常指的是地位低下、卑微。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和地位卑微的状态。
由于“孤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人物的悲惨境遇,但在现代语境中,这样的词汇很少被使用,可能因为其负面含义较强,且现代社会更倾向于使用更为中性和积极的表达方式。
“孤贱”这个词由“孤”和“贱”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明确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地位和尊严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因此“孤贱”这样的词汇逐渐被边缘化,使用频率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地位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地位。因此,“孤贱”这样的词汇在现代社会中较少被提及。
“孤贱”这个词汇带有较强的负面情感色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孤独、无助和被边缘化的感觉。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或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由于“孤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如果有人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和被忽视,可能会间接地与这个词汇产生共鸣。
在创作中,可以将“孤贱”这个词汇用于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或是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例如,在一首诗中,可以用“孤贱”来形容一个在城市中孤独流浪的灵魂。
由于“孤贱”这个词汇的负面含义,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孤独的画面,或是悲伤、哀怨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孤独和地位低下的状态,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孤贱”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地位和尊严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尽管“孤贱”带有负面含义,但在某些语境下,它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表达工具,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贱】
(形声。从贝,戋(qiān)声。本义:价格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贱,买少也。 、 《汉书·食货志》-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贱敛贵出、 贱酬、 贱发、 贱贸、 贱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