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0:51
工课(gōng k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工作或学的任务、作业。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需要完成的作业或任务,尤其是在课后需要完成的练或研究。
工课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工”(工作)和“课”(课程、课业)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工”指的是工作或劳动,“课”则与教学和学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工课”一词,专门指代学生的学任务。
在*文化中,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工课”作为学的一部分,承载着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它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学*成果的期待。
对于学生来说,“工课”可能带来压力和负担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意味着额外的努力和时间投入。然而,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它可能被视为学生进步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经常需要在晚上完成大量的工课,这让我学会了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
在诗歌中,可以将“工课”融入描述学生生活的诗句中,如:“夜深人静时,书桌前孤灯,工课如山重,心志似铁坚。”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内,学生埋头于书本和笔记本之间,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这是“工课”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工课”可以对应为“homework”或“assignments”,虽然在不同文化中具体的使用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指学生需要在课堂外完成的学*任务。
通过对“工课”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教育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努力和成就的一个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工课”这一词汇,能够准确传达学任务的含义,并反映出对教育的尊重和重视。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课】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引证】
《说文》-课,试也。 、 《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 《管子·七发》-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 苏洵《上皇帝书》-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组词】
课其事业;课试、 课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