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37
“斩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某种方式(通常是法律或道德上的手段)来消除或减轻一个人的罪行。它通常涉及到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或纠正,以达到正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文学中,“斩罪”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一个人通过自我反省或外部力量来摆脱过去的错误或罪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在讨论法律案件或道德问题时。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更常见,用来描述具体的法律程序或道德判断。
“斩罪”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法律实践,其中“斩”字最初指的是物理上的斩杀,而“罪”则是指犯罪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包括各种形式的惩罚和纠正。
在许多文化中,斩罪是正义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对于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正义和道德的严肃问题。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法官和法律程序。
在现实生活中,斩罪的概念可能体现在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改正上,或者在社会层面上,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斩罪”用作一个象征性的元素,描述一个人通过内心的斗争和成长来摆脱过去的错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法庭的场景,法官正在宣判一个罪犯的刑罚。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或严肃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斩罪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斩罪可能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反省和道德修养,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侧重于法律和惩罚。
“斩罪”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正义、道德和法律等核心概念。通过深入理解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这些概念。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罪】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辠,犯法也。 、 《尔雅》-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 、 《诗·小雅·小明》-畏此罪罟。 、 《易·解卦象下传》-君子以赦过宥罪。 、 《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 《国语·晋语》-离桓之罪。 、 《史记·陈涉世家》-或闻无罪。 、 《汉书》-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诸葛亮《出师表》-治臣之罪。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知罪矣。
【组词】
罪首、 罪失、 罪眚、 罪瑕、 罪祸、 罪累、 罪悔、 罪殃、 罪辜、 罪衅、 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