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17
悲痛 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因失去亲人、遭受重大打击或经历不幸事件而产生的深切悲伤和痛苦的情绪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持续的情感反应,通常伴随着心理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不适。
“悲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与现代用法相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悲痛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在不同的文化中,悲痛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各异。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公开表达悲痛被视为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内化这种情感。
悲痛往往让人联想到黑暗、沉重和无助。它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可能会导致人们感到孤独和绝望。
个人经历中,悲痛可能来自于亲人的去世、失恋或重大失败。这些经历可能会深刻影响个人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在诗歌中,悲痛可以被用来创造深刻的情感共鸣,如:
在寂静的夜里,
悲痛如潮水般涌来,
淹没了我的心岸。
悲痛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画面、低沉的音乐和哭泣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悲痛的情感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悲痛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各异。例如,英语中的“grief”和“sorrow”都与悲痛相关,但各有侧重。
悲痛是一个复杂的情感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理解和运用悲痛这一词汇,对于深入把握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