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8:41
“悲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悲”和“辛”两个字组成。其中,“悲”表示悲伤、悲哀的情感,“辛”则常指辛苦、辛酸的经历。结合起来,“悲辛”描述的是一种混合了悲伤和辛酸的复杂情感或经历。
在文学作品中,“悲辛”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深刻的情感体验,如在诗歌、小说中描述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悲辛”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他人的不幸遭遇。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该词汇可能用于分析个体或群体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经历。
同义词中,“苦楚”强调痛苦的具体感受,“辛酸”侧重于经历的艰难和不易,“悲痛”则更多指向情感上的深度悲伤。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悲辛”完全相反的情感状态。
“悲辛”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字面意义直接来源于“悲”和“辛”的结合。在古代汉语中,“悲”和“辛”各自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而“悲辛”作为一个固定搭配,可能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逐渐形成的。
在**文化中,“悲辛”常常与坚韧不拔、忍耐和奋斗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主人公往往通过经历悲辛来展现其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悲辛”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沉的情感和不易的人生旅程。它唤起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同情,同时也激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经历悲辛的朋友,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并学会同情和理解他人的苦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悲辛”:
岁月如梭,悲辛交织,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寻找着希望的光芒。
每一滴泪水,都是心灵的印记,
在悲辛中坚强,在坚强中成长。
视觉上,“悲辛”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色调和沉重的表情。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相联系。
在英语中,“悲辛”可以对应为“bitterness”或“sorrowful hardship”,虽然这些词汇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能传达类似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对“悲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刻人生体验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人生多样性和情感深度的认识。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辛】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辛,大罪也。 、 《白虎通》-辛所以煞伤之也。 、 《清史稿》-[隆科多] 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