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58:50
“枝叶扶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枝叶茂盛,扶疏而立。这个成语形容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枝叶繁多,生机勃勃。
在文学作品中,“枝叶扶苏”常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生机,如描写花园、森林或庭院中的植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繁荣或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在专业领域,如园艺学或生态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
同义词“枝繁叶茂”和“郁郁葱葱”都强调了植物的茂盛和生机,但“枝叶扶苏”更侧重于形容枝叶的繁茂和有序。反义词“枯枝败叶”和“凋零”则描述了植物的衰败和无生气。
“枝叶扶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状态的启发。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用来形容植物的茂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自然景物,还可以用来比喻其他事物的繁荣。
在**传统文化中,植物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枝叶扶苏”可以象征家族的繁荣或国家的昌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经济的繁荣或个人的成功。
“枝叶扶苏”这个成语给人以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正面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生命力和希望,对于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非常有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描述家乡的公园时使用过“枝叶扶苏”这个成语,来形容那里的树木在春天时生长得非常茂盛,给游客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过枝叶扶苏, 绿意盎然映日初。 鸟语花香满园春, 人间仙境不须图。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枝叶扶苏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是鸟儿的歌唱和树叶的沙沙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生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ush and verdant”,用来形容植物的茂盛和绿意盎然。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境相似。
“枝叶扶苏”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繁荣和生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描述,传达更加生动的情感和景象。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3.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4.
【苏】
(形声。从艸,稣(sū)声。从艸,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柴草。
【引证】
《颜氏家训》-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