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04
外婆: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母亲的母亲,即外祖母。在中文里,“外婆”通常用来指代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女性长辈,是家庭成员中的重要角色。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外婆往往被描绘为慈祥、智慧的形象,如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外婆是一个亲切的称呼,常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专业领域:在人类学或社会学中,外婆可能被用来探讨家庭结构、代际关系等话题。
同义词:外祖母、姥姥 反义词:外公(外婆的配偶)
词源:“外婆”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是由“外”和“婆”两个字组成,“外”表示与父亲家族相对的母亲家族,“婆”则指女性长辈。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婆”这一称呼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变体,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外婆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照顾孙辈方面。她通常被视为家庭的温暖和慈爱的象征。
情感反应:提到外婆,很多人会联想到温暖、关爱和安全感。 联想:外婆的形象常常与家庭的温馨、传统的食物和童年的回忆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总是耐心地教我做手工,她的手艺和耐心对我影响深远。
诗歌: 外婆的手,温暖如春, 编织着童年的梦。 每一针一线,都是爱的痕迹, 在心中,永远不褪色。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温馨的厨房,外婆正在忙碌地准备食物,周围弥漫着家的味道。 听觉联想:听到“外婆”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外婆轻柔的声音,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在英语中,“外婆”对应的是“grandmother”或“grandma”,虽然称呼不同,但所表达的亲情和家庭角色是相似的。
理解:外婆这一词汇在中文中承载着深厚的家庭情感和文化意义,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外婆”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家庭情感和文化背景。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