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1:00
忘记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无法记住或回忆起曾经知道或经历过的事情。它涉及到记忆的丧失或未能存储信息。
忘记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语境的适用性,例如“遗忘”更正式,而“忘却”则带有文学色彩。
忘记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由“忘”和“记”两个字组成,表示未能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某些文化中,忘记被视为一种解脱或成长的象征,如“忘记过去,才能迎接未来。”在社会心理学中,忘记有时被认为是应对创伤的一种方式。
忘记 可能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如遗憾、解脱或焦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去重要记忆的恐惧,或是放下负担的轻松感。
个人经历中,忘记可能是一次忘记重要会议的尴尬,或是忘记不愉快经历后的释然。
在诗歌中,忘记可以被用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脆弱:
岁月如梭,忘记的痕迹,
在心中悄然褪去,不留一丝。
忘记 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记忆片段,或是老照片上的模糊影像。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老唱片上的杂音,象征着记忆的磨损。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forget”和西班牙语的“olvida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都涉及到记忆的丧失。
忘记 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涉及记忆的科学机制,还与情感、文化和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忘记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