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58
“打太极拳”字面意思是指练*太极拳这一**传统的武术形式。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缓慢、流畅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和心智。
在文学中,“打太极拳”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迂回或间接的策略。在口语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人做事拖沓、不直接解决问题。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健康领域,它指的是实际的太极拳练*。
太极拳起源于*,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最初作为武术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活动。词汇“打太极拳”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不仅指实际的练,也用于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太极拳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与中医理论和道家哲学紧密相关。它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被广泛推广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打太极拳”给人以平和、宁静的联想,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对比。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公园、和谐的自然环境,以及内心的平静。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太极拳课程,体验到其对身体和心灵的益处。这种练*帮助我放松,提高了我的专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我打太极拳,动作如流水,心随风轻。”
想象一位老人在公园里打太极拳,背景是鸟鸣和微风,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和谐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西方文化中,“打太极拳”可能被视为一种神秘的东方实践,与瑜伽等其他身心练*相提并论。
“打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练,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比喻手段。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应用场景,值得深入理解和探索。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3.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4.
【拳】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拳,手也。 、 《吕氏春秋》-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
【组词】
挥拳;赤手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