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5: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5:56:37
“三拳二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三次拳击和两次踢击。基本含义是指用有限的手段或方法进行攻击或解决问题,通常带有贬义,暗示手段有限或效果不佳。
“三拳二脚”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数量词的运用,通过具体的数字来形象地表达某种状态或程度。
在**文化中,武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与武术相关的成语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武术技能的评价标准。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能力的不足或效果的不佳。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些不专业的武术表演或不成功的尝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做事不够认真或效果不佳,例如在评价某人的工作表现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拳脚如风,却不过是三拳二脚,
在生活的擂台上,屡屡败下阵来。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武术表演中的简单动作,或者一些不成功的打斗场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拳脚相交的声音,但声音不大,暗示力度不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half-hearted effort”或“mediocre performa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三拳二脚”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手段有限或效果不佳。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应用,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拳】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拳,手也。 、 《吕氏春秋》-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
【组词】
挥拳;赤手空拳
3.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