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01:36
词汇“招对”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以下分析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推测和解释。
“招对”可能指的是一种对应或匹配的方式,尤其是在商业、招聘或策略制定等领域中。例如,在招聘中,“招对”可能意味着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填补职位空缺。
由于“招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招”(招募、招聘)和“对”(对应、对等)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或特定领域的术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招对”可能被用于强调精准和效率,尤其是在强调人才匹配和策略制定的环境中。
“招对”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和高效的联想,因为它涉及到正确和有效的决策。
在个人生活中,“招对”可能用于描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或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在购物时找到性价比高的商品。
在诗歌或故事中,“招对”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和决策能力,例如:“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招对策略,引领团队走向胜利。”
由于“招对”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可能通过图表或动画来形象化,展示如何通过正确的决策达到目标。
由于“招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e the right match”或“strategic alignment”。
尽管“招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在特定领域中追求精准和效率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情境下的意图和决策。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