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5
招宴:字面意思是指邀请他人参加宴会,通常用于正式或社交场合,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招宴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招”(邀请)和“宴”(宴会)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招宴常用于描述贵族或官方的宴请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民间社交活动。
在**文化中,招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尊重。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招宴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招宴常带有一种温馨和欢乐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美食、欢笑和团聚的场景。它也可能让人想到精心准备和期待的心情。
在我的生活中,招宴常出现在家庭聚会或朋友聚餐的场合。例如,去年春节,我们全家招宴了几位远道而来的亲戚,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
在诗歌中,可以将招宴融入到描述节日氛围的诗句中:
春风拂面笑颜开, 招宴亲朋共举杯。 灯火辉煌映夜空, 欢声笑语满庭来。
招宴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宴会场景,可以想象到灯光、美食、欢笑声和音乐。在视觉上,可以想象到装饰精美的宴会厅和摆满佳肴的餐桌。
在英语中,招宴可以对应为“host a banquet”或“throw a party”。不同文化中,招宴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招宴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社交活动,还体现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礼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招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特定文化背景。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