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3:45
年资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年”和“资”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在某组织或行业中工作的时间长度,通常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经验和资历。在职场中,年资往往与工资、职位晋升、福利待遇等因素相关联。
年资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没有太大变化。在古代,年资可能更多地与官职晋升相关,而在现代,它更多地与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管理相关。
在**文化中,年资被赋予了一定的尊重和价值,年长的员工往往被视为经验丰富、值得信赖。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年资在职场中具有重要意义。
年资 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稳定、经验和尊重。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长期承诺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情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职场不平等和年龄歧视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年资可能是一个人在职场中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个人的成长和变化,也是个人职业身份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年资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
岁月如梭,年资渐长, 职场路上,经验为王。 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 每一分,都是智慧的积累。
年资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文件夹或古老的钟表,这些都是时间的象征。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沉稳的钟声或老式的打字机声。
在英语中,与“年资”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eniority”或“years of service”。不同文化对年资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能力往往比年资更受重视。
年资 是一个在职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工作经验,也反映了组织对员工长期贡献的认可。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年资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职场文化。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